【牢记嘱托 砥砺前行 奋力谱写中国式188金宝博- 金宝博官方网站- APP下载现代化山西篇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山西实践④】产业蝶变气象新 绿色发展向未来

发布日期:2025-07-17 15:45:17 浏览次数:

  188金宝博,金宝博官方网站,金宝博APP下载

【牢记嘱托 砥砺前行 奋力谱写中国式188金宝博- 金宝博官方网站- 金宝博APP下载现代化山西篇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山西实践④】产业蝶变气象新 绿色发展向未来

  沿黄河运城段溯流而上,临汾沿黄农业特色十足。在隰县城南乡500亩唐户塬智慧果园,物联网、无人机、智慧气象站等融入了生产管理。隰县梨果种植面积38万亩,其中玉露香梨占到23万亩。该县通过建立50座标准化示范园、实施有机肥替代工程等,玉露香梨商品果率达93%。同时,区块链溯源技术的应用,让每一颗梨拥有“数字身份证”,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全流程可追溯,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隰县80%的耕地种植梨果,80%的农民从事梨果产业,80%的农业收入来自梨果,梨果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沿河北上至吕梁、忻州,则是小杂粮的“王国”。7月3日,静乐县迎朝阳藜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厂房内机器轰鸣。经过筛选、脱皮、抛光等多道工序,色泽鲜亮的红白黑三色藜麦通过物流发往北、上、广、深等地的商超货架。作为全国唯一的全域杂粮“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忻州市布局打造谷子、糜黍、藜麦、莜麦、红芸豆、甜糯玉米、马铃薯等杂粮特优产业基地,涉及7大类42个种类600多个品种,年种植面积300万亩以上、总产量60万吨以上。

  在晋南钢铁集团集控中心,操作员韩海燕轻点鼠标,焦炉区的装煤、推焦、熄焦等工序自动完成,监控屏实时传递生产数据。“过去每班8名工人守着焦炉挥汗如雨,如今一人远程操控全流程,能耗不变,日增产焦炭300吨,增收7万元。”技术中心副主任荀志伟说。这是临汾以数字化转型撬动传统产业升级的缩影。如今,晋南钢铁集团铁水运输实现了全过程智能化管理和协同控制,铁水运输至转炉的温度由原来的1280℃提高到1370℃,一趟就能节省21万元。在“钢—焦—化—氢”闭环生产线上,氢能利用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200万吨,优特钢产量占比提升至25%。

  “合”,即:加大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力度,为中小企业搭建低代码开发平台、云应用等服务平台,打造6家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实施山西建龙、亚新科、运城制版等20个以上智能制造项目,打造10个以上智能工厂。“汽”,即:依托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吸引亚新科、华恩实业、蓝科途、东睦磁电等一批汽车领域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发展。“生”,即:重点打造道地中药材、特色原料药、经典中成药等健康运城特色的医药产品,加快构建晋南新特药基地。“材”,即:重点建设轻质化铝镁合金产业链,加快打造铜基新材料产业链,积极延伸碳基新材料产业链。

  位于乡宁县光华镇的华润100兆瓦光伏项目,去年12月20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隰县云畅15兆瓦分散式风电项目设计安装6台2.5兆瓦风电机组,年发电量可满足3万户家庭需求,为当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翼城县开工全省最大的独立混合调频储能电站(100兆瓦/50.43兆瓦时),飞轮储能响应速度达毫秒级,年调峰能力1.2亿千瓦时,可保障20万户家庭单日用电。汾西县段村建成“交直柔性互联”村级微网,农户屋顶光伏通过储能装置实现余电就地消纳,光伏扶贫电站单户年收益从10.88万元提升至13.38万元。

  来到河曲县海红果专业镇西口镇,全县2.9万亩海红果成熟后被运到这里。一品农夫、海红爽、丰禾生态农业等8家海红果加工企业差异化发展,将本地年产2.4万余吨海红果全部转化为碳酸饮料、果汁饮料、果酒、果酱、果脯和休闲食品等6大类20余种产品。由此还带动加工周边地区海红果1.6万余吨,实现年加工果汁饮料和碳酸饮料约9.2万吨、海红果酒2000余吨的生产能力。产值也从2023年的7100余万元增至2024年的1.14亿元。

  山西,作为沿黄九省区的重要一员,正奋力书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省委、省政府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将产业转型与生态保护紧密相连,以绿色转型为引领,推动能源产业焕发新生,制造业振兴崛起,“特”“优”农业拔节生长。吕梁的荒坡上,光伏板如向日葵般追逐着阳光;运城的五彩盐湖,见证了千年盐运之城的绿色蝶变;万荣外加剂更是以全国1/3的产销量,向世界书写了“小特产也能绽放大光彩”的传奇……如今,沿黄4市19县(市、区)的广袤大地,正徐徐展开一幅生态与产业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体系,是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山西肩负着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能源革命综合改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使命任务。要充分利用各地的特色和优势,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有序实施碳达峰山西行动。要大力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乡村旅游等产业,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绿”“富”共赢。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培育新产业、开辟新赛道,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