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金宝博- 金宝博官方网站- APP下载2024年增长目标顺利实现政策有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发布日期:2025-10-08 03:17:10 浏览次数:

  188金宝博,金宝博官方网站,金宝博APP下载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形势,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顺利实现,其中制造业投资和出口表现亮眼。宏观政策及时抓住了影响经济增长的症结,部署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预计2025年经济基本面好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作为今年九大任务第一点,并要求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从财政政策视角出发,我们提出了民生财政,财政与消费结合,财政与货币结合,财政与产业、科技等结合的政策建议,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出口金额创历史新高。2024年全年出口额和贸易差额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中国出口总金额为3.5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9%,我国出口的竞争力持续增强。2024年进口2.5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1%;贸易差额达9922亿美元,同比增长21%。从出口区域来看,四季度以来对东盟、美国、欧盟、非洲的出口增速均维持逐月向好态势,出口多元化态势明显。从出口产品来看,制造业是中国出口的基础,产能充沛且市场适应能力强。

  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702亿元,同比增长1.3%,预算完成率为98.1%。其中,全国税收收入174972亿元,比上年下降3.4%;非税收入44730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4612亿元,同比增长3.6%,预算完成度约99.7%。中央支出快于地方支出,显示出随着特别国债等政策逐步落地,中央财政支出在稳增长中的作用边际增强。支出结构持续优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教育支出、农林水事务支出、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卫生健康支出占总支出比重约53.8%。此外,科学技术支出约1.2万亿元,凸显了我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对科技的重要程度。

  当前,地方政府面临较为突出的财政收支压力,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应体现在多措并举增强地方财力,提升地方发展积极性。一是在短期内尽快提升地方政府的可用财力,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包括提高各类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发行节奏和使用效率,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范专项转移,让财政资金直达基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二是在中长期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三是继续落实好一揽子、综合性、靶向准的隐性债务化解政策。

  第一,财政政策支出结构向民生财政转型,给予居民和中小企业更多支持。居民端,对部分困难群体发放定向补贴,增加失业救济和提供特别援助等;也可以考虑以家庭为单位,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消费补助。企业端,以免税负、为企业的五险一金提供政策补贴等工具鼓励服务业等就业弹性较大的行业发展,激发民营企业活力,鼓励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此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养老、医疗、住房的安全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降低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发展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第二,强化财政政策与提振消费政策的协同配合,提升逆周期调节的针对性。一是为“两新”政策提供更多财政支持。2024年,财政政策与消费政策的结合取得了一定效果,“两新”支持的耐用品消费增速明显抬升。取得一定成效的“两新”政策将得到财政政策的更大支持,通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提供充足资金,扩大政策涵盖的产品和领域,加大财政对终端消费直接投入。二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三是稳住楼市。用好财政与准财政资金,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用好土地储备专项债,完善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的落地机制,改善房地产企业现金流和居民楼市预期,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第三,强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协同配合。政府债券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配合的重要结合部。2024年以来,政府债券累计值占社融比重呈逐月抬高态势,为贷款之外的第二大融资部门,可见政府债券加力发行对社融形成直接的贡献。此外,政府债券发行还可发挥牵引作用,拉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对拉动贷款等社会融资形成间接的贡献。从金融市场来看,财政政策更加积极,一方面可以改善经济基本面,引导金融机构预期;另一方面通过加大政府债券供给,改善债券市场供求格局,推动国债收益率曲线更加合理健康,并为央行提供二级市场买卖国债的基础,多维度实现财政与货币的政策协调。

  第四,强化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等的协同配合,以适应新兴产业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强调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财政政策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基金、贷款贴息等方式提供财力支撑,扶持新兴产业企业发展,支持相关科学研究,起到培育市场的积极作用。随着新兴产业逐步壮大,市场逐步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财政资源转向提供公共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伴随新兴产业逐步成熟,可能出现不同形式的恶性竞争,不利于行业长远发展,财政资源应成为完善公共治理、加强市场监管的重要支撑。通过多项政策协同,适应不同新兴产业的发展阶段与政策需求,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